《金刚经》是佛陀送给世界的一份礼物,这份礼物很珍贵。说他珍贵,是因为出家人可以借由《金刚经》的帮助而达至究竟涅槃,不出家、不信佛的人也可以通过阅读、理解、领悟《金刚经》而得到帮助和启迪。因为珍贵和稀有,《金刚经》成了一部世界性的经典。可是,这部世界性的经典,却有一个琐碎的开头。
《金刚经》是这样开头的:
如是我闻。一时,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。尔时,世尊食时,着衣持钵,入舍卫大城,乞食于其城中。次第乞已,还至本处。饭食讫,收衣钵,洗足已,敷座而座。
据说《金刚经》有6种译本,这里引用的是最流行的译本,为印度人鸠摩罗什所译。南怀瑾先生说,鸠摩罗什的译本比玄奘的译本好。一个印度人比一个谙熟中国文化和文字的中国高僧译得好,这是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。鸠摩罗什这个旷世奇才,有着了不起的传奇故事,这里暂且不表。
上面引用的文字是说,我听到这样——当时,佛在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,我和1250名大比丘都住在那里,一起聆听佛的说法。清晨,佛披上袈裟,拿着碗,进入舍卫大城去化缘。当他不分贫富贵贱地挨家化够了回来,吃了饭,他将袈裟和碗摆在一旁,洗了脚,坐在为他安排好的座位上,盘起腿,使身体保持直立,很有觉知地把注意力放在他的前面。
看见了吧?阿南的叙述够琐碎的吧?
清晨,佛披上袈裟,拿着碗,进入舍卫大城去化缘……
连很小的细节都描述出来了。
当他不分贫富贵贱地挨家化够了回来,吃了饭,他将袈裟和碗摆在一旁,洗了脚,坐在为他安排好的座位上……
我们写东西,一般都要谋求精彩开头,以便抓住编辑,抓住眼球。可是阿南却记流水帐!我们小时候学习作文,老师再三强调,不要记流水帐,要有提炼和概括,可是《金刚经》的开头却记录那么琐碎的事,为什么?
——《〈金刚经〉札记》
